为巩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成果,西海岸新区工委编办聚焦部分财政补贴、经费自理事业单位规模过小、职能萎缩、承担生产经营职责等问题,采取撤并整合等多种方式,进一步挖潜盘活机构编制资源,推动编制资源向镇街一线和民生领域倾斜,提升事业单位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能力。
坚持顶层设计,完善工作机制。一是系统排查梳理,做实基础工作。结合事业单位改革“回头看”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督检查、机构编制和人员核查等工作,查找梳理全区事业单位中存在的规模过小、分散重复设置、职能萎缩等财政补贴或经费自理单位51家。二是实地调研座谈,摸清实际情况。由分管领导带队,组成调研组,针对摸排出的“小散弱”事业单位开展实地调研,通过座谈交流、查阅资料、个别谈话等形式,详细了解“小散弱”事业单位机构编制、日常运行、财务资产等情况,对实有人员能力特长、身份类别、职务职级、年龄结构、工资福利待遇以及退休人员退休金发放等具体情况进行全面“摸底”,详细准确了解事业单位整体情况。三是精准分析研判,列出问题清单。坚持问题导向,将此类单位的职能运行、资产及财政收支、人员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工作台账,并提前与主管部门沟通,对部分事业单位整合后带来的工作量增加、人员编制紧缺、领导职数减少、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、债务债权清理难等问题开展个性评估,对下步改革中可能造成的舆论影响和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,详细准确列出问题清单。
坚持靶向发力,稳步推进改革。一是精准施策把准改革总体方向。针对“小散弱”事业单位重复设置、职责交叉重叠、职能弱化等突出问题,多次向上级机构编制部门请示,并与其他区市进行沟通对标,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,形成区级层面“小散弱”事业单位“撤并转”工作推进方案,并结合下步改革“共性”因素,征求组织、人社、信访、财政等相关部门意见,对涉及的事业单位进行分类管理,形成“一类一策”针对性整合建议,确定应改革“小散弱”事业单位5大类31个。二是选优配强组成改革工作专班。根据“小散弱”事业单位性质和特点,明确主管部门为牵头部门,明晰组织、人社、机构编制、财政国资等部门职责任务,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改革专班,定期碰头研究会商,对照改革任务倒排工期,加强协调联动,确保改革顺利推进,按时完成相关改革任务。三是蹄疾步稳推动改革有序开展。按照“调研一个,成熟一个,调整一个”整体思路推进改革,实施过程中做到“三个注重”,注重以民生需求为导向,撤销规模小、职能弱、空心化的事业单位;注重以机构优化为抓手,整合设置分散、职能相近的事业单位;注重以效能提升为目标,剥离事业单位收费职能、划转资产。现已推动完成4大类30个“小散弱”事业单位的撤并整合工作,盘活机构编制资源,推动事业单位布局和功能结构持续优化。
坚持统筹使用,实现科学配置。一是挖潜盘活编制资源。坚持做好统筹这篇大文章,在“减的掉”上下功夫。破除编制“一核定终身”的传统观念,建立全区统筹的编制资源使用制度,通过撤并整合“小散弱”事业单位,收回事业空编140余名,有效腾出编制资源。二是推动编制资源下沉。坚持“减上”和“补下”同步进行,在“补的准”上下功夫。锚定实用、精打细算,推动编制资源向教育、镇街等基层民生一线倾斜。今年以来,由区级统筹调配,共为普通中小学教职工核增事业编制230余名,为23个镇街核增事业编制80余名,有效化解了5个镇街及48所中小学校的超编问题。三是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能。立足机构编制资源实用原则,在“用得好”上下功夫。针对编制规模较小、职能弱化、任务不饱满的事业单位,常态化开展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使用效益评估工作,对机构职能编制规定落实情况、职能运行情况进行深入调研,通过精简机构、整合科室、收回空编等多种方式,实现编制资源集约利用,推动事业单位高效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