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为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统计效能,挖掘数据价值,市委编办坚持问题导向,积极探索如何将统计工作更好融入机构编制业务体系,以统计作基础为机构编制业务管理“决策-执行-监督”提供支撑,并通过业务来统领统计工作,助推构建有思路、有制度、有实践、有提升的机构编制业务工作格局,取得了有益经验。
一、强化数据赋能,推进统计与决策融合
积极推进统计与机构编制决策融合,从政策制定、日常管理、潜在问题发现等三个方面研究服务需求,挖掘数据潜力,提供符合实际、说服力强的重要参考。一是为机构编制政策制定提供支撑方面,围绕当前机构编制中心工作,配合相关业务处室开展实地调研、数据采集、分析研究等工作,较好地辅助各类机构编制决策。如今年以中小学为切入点,配合相关处室对全市中小学情况进行一次大分析、大研究、大体检,对中小学编制、人员配备、年龄、学历等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,从出生人口、外来人口等方面对未来学生数量变化进行预测,全面掌握中小学有关情况,为中小学机构设置、编制核定、用编进人计划分配等提供有力参考。二是为机构编制日常管理提供支撑方面,充分利用年报统计、月报统计以及日常专项统计数据,为机构编制日常管理提供数据支撑,较好地辅助各类机构编制管理。仅今年以来,共提供镇街、幼儿园、公立医院等各类统计数据30余次,保障了各类工作任务地完成。三是为潜在问题发现提供支撑方面,对机构编制数据进行综合分析、前瞻性研判,及时发现机构编制工作中的亮点、难点、热点问题。如通过对近五年来的机构编制情况分析,发现编制增幅较大,详细分析原因后发现主要是政策性安置、义务教育学校和基层机构编制保障等,从侧面反映出青岛编制保障压力长年较大。
二、强化平台管理,推进统计与执行融合
针对机构编制日常管理不便、资料查找困难、数据分析研判不够等问题,大力推进机构编制信息数据化和管理应用平台化,为机构编制管理提供支撑。一是打造机构编制数据平台方面,汇集机构编制、人员、历史文件等各类信息数据,充实机构编制“大数据”库,实现机构编制信息的整合利用和数据化处理。目前,除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外,已基本涵盖了机构编制业务的方方面面,进一步提高了信息浏览、查询、统计、分析效率。以机构编制档案数据化为例,目前,档案库已收录市本级和各区市历年机构编制改革、调整等的相关文件近万份,各级编办和机关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实时查询、浏览机构编制相关文件,解决了纸制档案管理不便、查找困难等问题。二是打造机构编制管理业务平台方面,以山东省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,打造机构编制管理业务平台,推进用编进人计划、人员出入编、实名制公示、机构编制核查、统计等各类业务平台化,实现机构从设立到撤并、编制从核定到核销、用编计划从审批到使用、人员从入编到出编的无缝衔接和全流程网上办理。仅今年上半年,已办理编制使用申请业务2000余次,出入编业务7000余次。三是打造机构编制分析平台方面,依托政府职能运行智能监管e平台,推进机构编制数据分析研判,按层级、区划、行业、类别等分析机构编制分布情况,按年龄、学历、性别、职务、职级等分析人员结构情况,为机构编制管理提供支撑。如在人员年龄结构分析中,发现全市公务员年龄结构偏大,平均年龄超过45周岁,并且还在以约每四年一岁的趋势持续增长,个别部门平均年龄接近50周岁,这一方面对利用编制核定、用编进人计划分配、政策性安置等手段优化人员结构提出了新要求,同时对个别部门以年龄较大等理由提出增编、增计划等理由有了界定标准。
三、强化线索发现,推进统计与监督融合
梳理制定数据查验标准,对机构编制数据进行定量检查、定期监测,实时掌握机构编制运行健康情况,及时发现机构编制运行中的问题和风险隐患,为机构编制监督提供线索。一是对机构编制情况进行预警提醒方面,围绕事前预警,对触碰机构编制管理红线、违反机构编制规定和工作中易忽视的地方等相关风险点,在业务办理和信息维护时进行预警提醒,如对为满编超编单位核准计划、满编超编单位进人等业务办理事项,以及身份证号位数不对、编制类型与个人身份不符等信息维护中易出问题的问题。二是对机构编制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方面,围绕事中监测,梳理制定了数据查验标准100余项,对机构编制数据进行实时监测,及时发现如机构信息维护不准、人员业务办理不及时、指标维护不全等问题。仅今年以来,通过实时监测机构编制数据,发现并指导部门处理信息维护不准、不全等问题1000余次。三是对机构编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方面,围绕事后监督,充分利用统计数据,结合各类专项检查要求,设置不同的指标,直接提取数据,分析查找问题,直观反映机构改革推进、用编进人计划执行、机构编制总量管控等情况,实现了不打招呼的检查,保证了检查的效果。如今年对区(市)编办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督查中,坚持问题导向,利用统计数据发现各类问题线索十余条,带着问题去,跟着问题走,保障了检查的针对性和检查效果。
下一步,市委编办将进一步创新统计工作方式方法,加强数据分析研究,强化成果运用,为严控机构编制总量、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、丰富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方式等提供有力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