权责清单是职能运行监管的重要内容,市委编办从权责清单的管理、运行、应用3个方面,精心设置23项指标,构建权责清单监管评估指标体系,推动权责事项调整有序、履行有力、运用有效。
一是聚焦管理规范,确保权责事项调整有序。设置“权责事项是否主动认领”“权责清单是否动态调整、及时备案”“是否明确牵头责任处室”等9项指标,明确了权责清单领取、调整、合法性审查、备案管理、公布实施等流程规范和管理要求,督促部门对照落实,确保清单应领尽领、没有漏项和重叠。对于煤矿管理、内河运输等青岛市无该项监管内容的权责清单,列入台账标记,确保件件有着落。特别设置“及时处理公民、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见建议”指标项,督促部门切实增强服务意识,不断优化服务环境。
二是聚焦实际运行,确保权责事项履行有力。充分考虑依权责清单履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,从依法依规履职、部门协作配合、审批监管执法衔接三方面,设置8个指标,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。比如,是否存在长期不运行或运行频次不高的权责事项,防止职责遗漏;因机构改革职能划转,同一职权涉及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,监管评估是否互相协助、职责边界是否明确、衔接配合是否顺畅,推动形成合力;涉及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、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,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履职行为的监督和指导。
三是聚焦清单运用,确保权责事项落地有效。聚焦充分发挥权责清单制度的基础性制度效用,设置6项指标,推动各部门将清单真正用到推动转变政府职能、规范权力运行、提高行政效能和公信力上来。一是评估部门在运用清单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做法,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,提高企业群众满意度;二是评估部门在运用清单抓好内部管理方面的做法,激励部门内部形成你追我赶、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;三是评估部门在运用清单商定职责边界方面的做法,鼓励部门充分运用清单,对复杂事项进行分析研判,主动明晰职责边界,推动高效履职。